首页 > 新闻> 院内新闻

刘晖书记、伍建民院长带队赴国家康复辅具 研究中心调研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5:07

座谈

座谈

参观调研

参观调研

8月25日下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党组书记刘晖,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带队赴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康中心”)调研交流,实地考察康复辅具研发与应用场景,并与国康中心党委书记郑远长和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宇星座谈。北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锦文,国康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泽平参加调研交流。

调研环节,北科院一行走进国康中心科研与服务场所,深入了解康复辅具全链条技术创新与应用体系。在脑机接口实验室与康复大厅,吕泽平详细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现场演示了智能康复设备如何通过神经信号解码帮助患者实现动作控制;在国家康复辅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参观了电磁兼容检测室、假肢矫形器检测室和移动辅具检测室;在康复辅具实验室,国康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展示了适老化辅具研发成果,包括智能护理床、认知障碍评估训练设备等。

座谈环节,双方围绕战略合作协议落地成效、当前养老科技需求及未来合作内容进行了深度交流。

郑远长对北科院一行表示欢迎,对前期合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康中心作为国家级康复辅具科研机构,以民政业务中养老、重残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为需求导向,聚焦康复辅具研发、行业标准制定、临床应用研究等职能,为国家养老助残事业提供科技支撑。他强调,双方均以如何服务好老年群体作为合作出发点,科研工作思路高度契合,希望深化协同创新,细化合作内容,形成合作清单;加强人员交流互鉴,通过互派人员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科研效率;围绕养老服务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共同推动养老机器人技术研发并在京落地转化。

刘晖对国康中心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认为本次调研收获很大、感受深刻,并就进一步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北科院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科研项目管理创新改革,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力推动应用技术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他强调,下一步聚焦四方面深化双方合作:一是围绕养老服务真实需求,研发“成熟、可靠、低价、实用”的养老科技产品;二是推动养老科技产品向居家社区养老应用场景延伸,争取打造科技赋能养老“样板间”;三是加强科研平台协同共建,联合申报民政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四是加速成果转化,联合多方力量推动养老科技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张宇星结合双方业务特点,希望加强多领域合作。他指出,当前民政系统业务越来越重视养老工作,专业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北京作为超大城市,在养老服务应用场景、需求多样性上具备独特优势,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他强调,希望以科研项目合作为切入点,由点及面推进联合攻关,实现“强强联合”;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人员互动交流,通过增进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夯实筑牢合作基础,推动双方合作从“单点对接”向“多点协同”演化,切实提高合作实效。

伍建民回顾了双方合作历程,明确了双方后续合作方向。他指出,北科院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应用导向,在养老助残领域围绕老年人、康复人群、残疾人三大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应用研究。他强调,希望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共同申建民政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现资源聚合、优势叠加;二是联合申报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持续拓展合作领域与空间;三是聚焦养老服务“刚需”,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规范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四是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养老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五是加强学术交流与研讨,联合打造高水平论坛品牌,提升双方在养老领域的行业影响力。

邵锦文表示,北科院高度重视养老科技领域发展,整合院内资源组建跨学科、跨领域团队进行攻关,下一步将在明确自身科研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错位发展”与国康中心形成优势互补;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场景,深度参与国康中心在康复辅具研发、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努力研制既有科技含量、又有市场前景的养老科技产品,用科技切实解决老年服务中的实际难题。

国康中心综合管理部(人事部)、科研管理部(国际合作部)、康复辅助器具质量监督检验部、生活照护辅具研究部、康复训练及言语视听辅具研究部相关负责人,北科院办公室、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处、智慧养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智慧养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