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2日 09:53
Henning博士做学术报告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人员合影
10月9日,科技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科技情报所”)邀请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ystems and Innovation Research,以下简称“ISI”)Henning Kroll博士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Henning Kroll博士做了题为“Impact Studies-Quantitative Contributions to a Complex Problem”的学术报告,深入探讨了科学影响力的定量研究的方法、理论及模型应用。交流会由科技情报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张士运主持。
Henning Kroll博士对科学对经济、社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构建科学影响模型、技术影响模型量化评估影响力的方法与理论,结合大量的知识库,测算了科学与技术的贡献率。Henning Kroll博士结合案例详细地介绍了评估标准、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选择等方面成果。在提问环节,科技情报所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研究工作与Henning博士积极互动,就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人力资源、政策等领域对创新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深入交流,为科技情报所相关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新研究思路。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内容丰富,互动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内20余名科研骨干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
Henning Kroll博士2003年至2006年任教于汉诺威大学经济与文化地理研究所。自2006年8月起加入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成为创新和知识经济竞争力中心研究员,2019年7月起任企业创新趋势和知识动力部门负责人。
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是欧洲领先的创新研究机构之一。自1972年成立以来,在德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创新及其影响的科学、经济、生态、社会、组织、法律和政治框架等问题。创立之初,其创始人就提出应以系统的视角开展创新研究,这为后来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若丹 李楠欣/文 孙若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