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6日 15:01
宣讲稿刊登《科普时报》“科普讲解”专栏
今年5月,北科科普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正式组建,并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首届科普讲解大赛决赛期间宣布成立。宣讲团成立以来,得到社会和部分媒体关注。经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与科普时报社洽商,《科普时报》遴选宣讲团部分优秀宣讲稿件,刊发于第2版“科普讲解”专栏。
截止目前,国家自然博物馆王婷的《人体衰老从细胞开始》、院智能装备研究所姜其立的《加氢站如何实现氢气密封》、北京北科安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张自飞的《让被放错地方的“资源”重回市场》、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任晓晶的《覆水亦能收:从“污水”到“再生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王宇翔的《改善环境在海洋种下珊瑚》五篇宣讲稿分别刊发于《科普时报》第288期、289期、290期、292期、294期。
宣讲团主要由内设机构及院属相关单位老中青优秀科普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组成,有来自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等院属单位的知名科普大咖和专业科普讲解员,也有来自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目前成员覆盖院属单位20家。宣讲团旨在创建打造北科院自主科普品牌,向公众特别是首都百姓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讲好北科故事、传播北科声音。
今后,宣讲团将继续积极发挥我院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资源优势,加强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围绕五大重点人群特点和社会关注点,深入挖掘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背后的故事,在宣讲内容创新上下功夫,力争产出更多更好科普作品。 (科学传播中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