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0日 14:17
培训主会场
生物技术领域专家现场指导文本
新材料领域专家现场指导文本
新材料领域专家现场指导文本
为落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规划,提升重点领域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率,强化我院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管理主体责任,结合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进度,3月9日,我院策划举办了“2023年纵向科研项目申报培训(国自科专场)”。
科研处基于近三年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反馈,在充分倾听院属单位、内设机构的培训需求上,聚焦院“四二四”重点发展领域,结合项目申报情况和科学方向,确定了“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两个领域举办线下培训。
现场邀请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卜鹏程,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旭宇,清华大学教授王定胜,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翟磊等4位专家出席。
翟磊首先结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兼聘工作经历,分享了个人在基金文本撰写与项目评审要点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随后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申报经验和参与评审经历,向项目申请人分享了在改进文本逻辑结构、提炼科学问题和创新点、完善研究方案等方面的经验与看法,重点围绕申报文本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参与培训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后将抓紧对文本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今年是落实我院“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科研处将持续做好科研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及时回应科技人员诉求,优化培训方式方法,切实为科技人员办好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现我院“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重点任务。
本次培训由院科研处、科学传播中心、生物技术与健康研究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研究所共同组织。院属单位和内设机构项目申请人共20余人参加此次专场培训。 (科研处/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