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7日 15:33
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锋教授做总结发言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团队代表进行现场陈述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团队代表进行现场陈述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团队代表进行现场陈述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团队代表进行现场陈述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合影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
7月29-30日,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决赛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顺利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4个大学生团队、80多名师生到现场参加了决赛的角逐。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晓锋教授出席决赛现场,并为获奖团队颁奖。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天文创新作品竞赛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联合天文科学教育联盟等4家机构承办。作为支持单位,天文馆、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IAU OAE)中国中心也参与了初赛评审和决赛的组织工作。
从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作品竞赛至今,天文馆一直大力支持本项赛事。青年学子们在天文科教新技术、课程设计、天文科普活动开发、科教短视频、天文研究、天文文创产品开发等各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许多奇思妙想也为天文馆的科研和科普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馆长王晓锋高度赞赏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和他们的创新作品,并表示将邀请一些团队代表到天文馆做客,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为天文馆的科普和教育活动建言献策。
天文馆社团部全程参与了大赛初赛评审和决赛的现场组织工作,并借此机会与参赛的大学生团队进行了广泛交流。同学们的新奇创意也让天文馆的老师收获良多。
在最终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委员、山东大学(威海)曹晨老师宣布,颁发给天文馆“优秀组织单位”奖。 (李鉴/文 李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