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7日 16:35
中国代表队在开幕式的合影
中国队学生在文化之夜演唱歌曲
领队在进行分数辩论
中国队获奖合影
10月3日至10月9日,第三届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低年级组)(IOAA-jr)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成功举办。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杨斌、副研究员赵冬瑶、助理研究员邵珍珍,带领分别来自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的5名中学生,代表中国参赛。本次比赛共有来自19个国家21支代表队的80余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队斩获2枚金牌3枚铜牌,及组委会特别设置的最佳观测奖,为中国队赢得荣誉,展示了我国青少年在天文领域卓越而自信的风采。
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天文竞赛,在天文领域有着重大影响力和认可度,自2022年起,该比赛首次增设低年级组(14至15岁年龄段)的比赛,简称IOAA-Jr,是针对全世界14岁至15岁年龄段的天文爱好者开展的高水平竞赛活动,致力于提高全世界青少年对天文学的兴趣,促进了国际间天文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为天文爱好者搭建起一座通往更高科学殿堂的桥梁。
IOAA-Jr的比赛分为理论笔试、观测笔试和观测实践等环节,全面考察选手们的天文基础知识运用、认知星空、望远镜操作等科学素养。本届比赛还设置了团队赛,将各国选手重新随机组队,共同完成一场奇异而有趣的天文冒险之旅,不仅锻炼了选手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更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此外,主办方还组织了海报展示、文化之夜等活动,让各国青少年在竞技之余,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与历史,互相学习开拓视野。
北京天文馆作为中国天文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国际天文奥赛中国唯一授权单位,组队参加历年国际天文奥赛。此次比赛中,领队老师在赛前题目讨论、试题翻译中认真负责;赛后分数问辩时据理力争,为同学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支持,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和成绩的准确无误。
天文奥赛就像一根纽带把大家聚集到一起,热爱天文的同学们因天文而相识,畅享在宇宙的知识海洋里,更在交流中收获了友谊与成长。多年来北京天文馆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领导下,一直致力于推动天文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次参赛不仅促进了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切磋交流,也提升了北京天文馆在天文科普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展望未来,期待更多青少年投身天文事业,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人类的科学进步贡献力量。
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成绩如下:
金牌:
李子偕 北京市第八中学
张家赫 北京市第八中学
铜牌:
贺旋 江苏省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
黄笛迅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孙泱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最佳观测奖:
张家赫 北京市第八中学
(北京天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