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15:23
论证会现场
2023年11月1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北京合众思壮时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北京市科技计划“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助盲出行辅具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的中期专家论证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牛海军教授、王立副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单新颖研究员、中国盲文图书馆周玮琪工程师、水木东方医用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赵维聪产品总监参会并给予质询、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时艳琴、北京合众思壮时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风英等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为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并融合惯性导航、视频SLAM等技术,研制眼镜式、头戴式及手杖式三种智能导航产品,为盲人提供实时感知和避障指导,引导盲人安全出行。积累数据将为政府提供制定导盲助残政策的数据基础与决策依据。
项目完成了全部中期阶段考核指标,突破了基于双超声波的分区分时探测算法设计和实现、基于3DToF的障碍物探测算法、北斗导航轻量化移植和精度优化、基于双目鱼眼相机和iToF相结合的室内外避障算法、AI检测技术移动端移植、SLAM功能移动端移植和精度优化等关键技术。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围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关键技术研发情况等对项目中期评估材料进行了质询,专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中期评估。并结合盲人出行场景及需求、技术难点及关键问题,为项目后续实施的技术细节及重点任务进行了指导。
项目组下一步将在工程样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ID及结构设计、PCBA开发,重量、功耗及功能平衡,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开展应用层设计实现、测试优化,并继续优化AI检测、距离测量的精度,以期更好地完成科技计划任务,为视障人士提供实用、可靠的出行辅助产品。 (智慧养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