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 15:59
会议现场
下沉干部代表分享抗疫经历
7月29日上午,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党支部开展了以“讲纪律·守规矩·做表率”为主题的七月党建活动,活动包括下沉干部讲述亲历的抗疫故事、党内法规专题分享和意识形态专题分享三部分内容。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军凯与中心全体党员以及下沉干部参加活动。
首先,高菲、邓思嘉、王蕾、刘畅等下沉干部代表依次讲述了各自抗疫经历与感想。高菲表示抗疫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今后只要组织有需要,一定会继续参与抗疫志愿活动,尽自己所能服务好大家。邓思嘉分享了其在成为“大白”的多个感人瞬间,并表示短暂的抗疫志愿服务经历使她更加敬佩每一位在这场疫情攻坚战中默默付出的人们。王蕾在下沉的近两个月时间,承担了物资配送、垃圾清运、消毒消杀、特殊人员保障、核酸检测、卡口值守、密接人员隔离等多方面工作,时刻牢记要守初心、担使命和抓落实,并在下沉时期兼顾工作,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引领示范作用。刘畅多次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与街道居民情况的信息摸查等工作,体会了“大白”与基层社区工作者的艰辛,深切感受到我党动态清零政策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正确,表示为百姓服务,为国家防疫大局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每一个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随后中心副主任、党支部纪检委员耿楠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从党内法规体系的发展历程、框架构成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方面进行分享介绍,让党员们进一步知规矩,明底线,从而做到守规矩,守底线。中心办公室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马向南围绕意识形态的定义、重视意识形态能力的原因以及提升意识形态能力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享。
李军凯进行总结性发言。李军凯向中心十余名抗疫下沉党员和志愿者,以及中心疫情防控小组在抗击疫情中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希望全体党员持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李军凯强调,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意识形态是国合中心开展国际与区域合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每一名同志都要讲纪律,守规矩,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增强政治敏锐度和政治辨别力,为北科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