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科研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地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肩负重大的职责使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科技政策法规及深化改革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综合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84年,简称市科研院,英文名称为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BJAST)。市科研院开办资金5000万元,出资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所为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7号,登记机关为北京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院长为拟任法定代表人的人选,经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核准后生效。
《科技智囊》杂志秉持“智囊为魂,科技为体,业界为用,管者必读”的办刊方针,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管、主办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杂志旨在通过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管理、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科技界内部以及科技界与相关决策层的交流与沟通,服务党和国家的科技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9日 15:59
活动照片1
活动照片2
活动照片3
活动照片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贺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党总支与北京天文馆科普服务支部在北京古观象台共同开展支部创新交流学习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晔,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带领北外师生近七十人与天文馆部分党员同志一起走近中国传统的天文仪象和天人世界,体会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紫微殿前的院落中,天文馆副馆长齐锐为参加活动的同志介绍浑仪、简仪发明的历史及其演变。在古台台顶,杨帆博士为大家介绍台顶八架国宝天文仪器的结构、设计、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讲述仪器被掠夺和归还的经历。参观的同志们无不深感民族弱,则文物失;国家强,则文化兴。北外的同学们也表示,要牢记习总书记殷殷嘱托,不仅让中华民族从物质上强起来、富起来,更是在文化上强起来、富起来。
天文馆参与交流的同志表示,古观象台三百多年前就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场所,新时代下仍旧发挥着交流沟通的作用。对外展示我国璀璨丰富的历史文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杨帆/文 郑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