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院内要闻
1月18日,九州一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发布时间:2023-01-18 17:58

 

 

1月18日,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一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施行后科创板首只轨道交通声学环保新股。公司股票代码为688485,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为37,573,016股,发行价格17.47元/股,发行市盈率40.65倍。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50,292,062股。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北科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汪彤、副所长魏志勇参加了在京投大厦举行的九州一轨上市仪式活动。

九州一轨是北科院科技成果孵化企业,其核心技术成果和研发团队来自北科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该所同时是九州一轨的第四大股东。九州一轨在科创板上市,是北科院积极主动加强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的对接合作,长期以来推进科技研发、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一个典型案例。

九州一轨致力于成为声音解构者,通过声波诊断和运用,不断升级、完善轨道交通减振降噪全序列产品,创新TOD上盖噪声与振动专项精准防治一体化服务模式,打造轨道智慧运维与病害治理综合服务方案。其科技研发成果两次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也获得了国家级、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截至目前,九州一轨产品和服务已成功运用于全国30余个城市的100余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市场覆盖率稳居行业前列。九州一轨此次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九州一轨经营机制的创新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九州一轨今天上市这个高光时刻,我们没有忘记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走过的20余年的不平凡历程。2000年初,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安所”)科研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时国内地铁建设中全部采用国外公司的减振技术,若自主研发成功可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大幅降低造价。随后确定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始技术攻关。

2006年,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城安所成功研发轨道减振的核心技术,但在技术应用的寻找方面存在障碍。2007年由北京市科委组织协调,将技术应用方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城安所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并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城建院等单位,成立项目组,申请到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科研项目经费350万元,迈出了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关键一步。2008年,科技计划项目成果应用于地铁4号线北京大学站180米的实验路段,并通过验收合格和交付使用,造价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约40%,填补我国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2010年7月,为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的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北科院推动城安所成立股权激励公司——九州一轨公司,推动其科技成果“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系统”转化和产业化,并于当年以股权投资方式获得市政府1000万元市级科技成果转化统筹资金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战略、资本、市场、管理等关键要素的注入和加持。2011年,北科院协调引入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奥投资)的股权投资,企业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到5000万元。2014年,北科院推动九州一轨公司在房山区窦店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型生产车间。2016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加入,成为第一大股东,为产业规模扩大和做强做大提供资本和市场支持。2022年初,九州一轨IPO申报顺利通过审核,科创板首发上市工作进入注册阶段。2023年1月18日,九州一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回顾九州一轨公司的发展历程,从北科院城安所确定研究方向到公司今天在科创板上市,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要多个环节、多种要素和多元主体相互连接在一起,“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共同推动、共同促进。九州一轨“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正是“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实践。

北科院从“发现—评价—培育—推进”四个环节,不断探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以技术经理人为核心的科技成果发现机制,推动技术经理人“走进实验室、走进科技人员”,发现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科技成果;二是建立科学分类、多维度、多主体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成果评价,推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和产业化;三是建立科技成果分类培育机制,依据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在试验条件、市场渠道、风险投资、产业资本等方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工作;四是协调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中介服务机构、金融资本、市场用户等各类主体资源要素,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处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