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院内要闻
2021年度院科研项目(课题)完成情况怎样?拿出来晒一晒!
发布时间:2022-05-20 16:53

我院2021年度的财政科研项目(课题)完成情况怎样?拿出来晒一晒!近日,我院采取视频会议形式,举行“2021年度院科研项目(课题)汇报会”,伍建民、卫万顺、邵锦文、刘清珺等院领导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点评。

8家内设机构、院属单位负责人和49位项目(课题)负责人围绕“导向、创新、绩效、贡献”的框架思路,详细汇报了2021年度财政科研项目(课题)的组织实施和完成情况。院领导逐一点评分析,肯定了已取得的创新成绩,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优化完善科研项目工作的具体要求。

2021年度,我院在重点发展领域共设立科研项目23个,包括15个创新工程和8个改革与发展项目(其中包括147个自主立项课题)。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全院科研人员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课题)68个,合同金额约3000万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市自然科学基金4项,市科技计划(专项)11项,市社会科学基金3项,首都高端智库省部级课题8项。2021年,我院科技决策支撑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43项,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1项,出版图书42部,获得专利授权8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19项,主持或参与各项标准34部,发表论文399篇。

会议指出,科研项目(课题)的选题立项和组织实施要坚持“三个导向”,即: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科研选题立项要明确“三问”:第一问,项目从哪里来?即需求导向,即明确项目的需求、项目的来源。作为市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我院的科研工作要全面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科研选题要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每年的重点工作中来;要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以及“市科研院落实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中来;要从城市建设管理运行、高精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保障改善民生的科技需求中来;要从有关部门履职对科技解决方案的重大需求中来,等等,第二问,项目要干什么?即要明确项目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实现的目标。第三问,项目成果要到哪里去?即明确科研成果、明确应用对象和应用场景。明确在哪些领域、重点工程、职能部门、应用场景进行中试、示范验证、推广应用,明确预期形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新业态、新的知识产权、新业态、新的智库研究成果等,明确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和应用推广前景,等等。

会议强调,科研项目(课题)要注重创新。科研人员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讲求项目(课题)的原创性、独特性、特色化,站在行业和领域科研第一线,开展创新研究。要立足核心技术、核心优势、核心资源,找准研发的创新点,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要“软硬结合”,搭建新平台、拓展新应用。项目单位要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对于任务型、开发型、平台型的科研项目(课题)要进行区分和统筹考虑。项目单位要健全立项机制,发挥在项目申报立项阶段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过程管理,发挥在项目实施阶段的指导服务作用;规范经费管理,发挥在经费使用中的审核监督作用;完善成果管理,发挥在项目验收阶段的统筹集成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发挥在项目(课题)全过程中的管理服务作用。

会议强调,科研项目(课题)要强化绩效理念,要努力实现“出思想、出成果、出应用、出转化、出人才”的目标。科研项目(课题)要“出思想”,体现科技智库的职能,发挥建言献策功能,形成的研究成果要“报建言、进规划、转政策”。科研项目(课题)要“出成果”,面向应用、面向市场、面向产业化的技术研发要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的原理样机等,并获得知识产权。科研项目(课题)要“出应用”,在城市建设运行管理、高精尖产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实现成果和技术应用。科研项目(课题)要“出转化”,社会公益研究和应用研究要坚持需求导向,注重行业用户评价和社会评价。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要坚持市场导向,注重用户评价、市场检验、第三方评价,注重技术交易、市场估值、重大工程、重点应用等。科研项目(课题)要“出人才”,人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一切科研活动都是科技人员做出来的,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动力,形成“引育用评”一体化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注重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研骨干、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会议强调,科研项目(课题)要突出贡献。我院的科研工作要对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做出重要贡献。我院要巩固提升智慧城市、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分析测试四个优势领域,持续强化科技智库、科学普及两个特色领域,前瞻布局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健康、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四个研发方向,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力量、高精尖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要支撑力量、国际和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和先行先试政策的重要实施力量。

会议要求,科研项目(课题)要加强管理。立项选题要聚焦、整合形成体系化布局、特色化领域;研究内容要下沉并细化到行业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项目(课题)执行注重修炼内功,加强院内院外合作协同,加强与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战略科技力量对接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人才团队要形成有机整体,注重聚焦、攥紧拳头、培育核心能力;经费管理改革举措要“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梳理、挖掘和总结,加强宣传和推广应用。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锐意进取、主动作为,积极承担国家、本市以及其他省区市的重大科技任务,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会议还对下一步科研项目(课题)组织工作进行了部署。

院科研处、高新技术发展处、科技成果转化处、计划财务处、办公室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