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院内要闻
伍建民院长带队调研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2-04-11 10:58

调研现场1

调研现场2

座谈交流

4月7日下午,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伍建民带队赴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协同院”)调研学习,并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协同院院长王茤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郝一龙,以及协同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交流座谈。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锦文参加调研。

协同院成立于2014年8月,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所高校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坚持“大学与大学协同、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与创业协同、创新与教育协同、中国与全球协同”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协同创新共同体。2020年5月,科技部批复成立了以协同院为基础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是我国首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施大学“育种”、中心“育苗”、企业“育材”、区域“成林”的发展模式,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和市场需求的桥梁纽带,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区域发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伍建民一行首先参观了协同院展示厅。王茤祥介绍了协同院“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基金”的三元耦合协同机制,即创新基金决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运营、专业研究所攻关;“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国内外大学协同培养研究生,促进学生接替传承与技术有序转移相结合等,重点介绍了协同院近年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例如,“金属透明电极及其制备工艺”,可替代ITO膜用于显示屏、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电子纸等产品,满足可穿戴电子设备的柔性需求,已完成中试、组建公司,启动产品推广应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智能超灵敏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技术,已经产业化,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iRGD抗肿瘤靶向药物输送系统和分子示踪剂”技术,可以将抗癌药和示踪剂送达瘤内,有效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半导体、新能源储能等领域,等等。

随后,双方围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机制、知识产权运营、人才培养、京津冀跨区域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等进行座谈交流。伍建民详细介绍了北科院的历史沿革、发展定位、优势领域、组织架构、科研人才等情况。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李功越,国资处处长李彦雪,高新技术发展处处长孙力强、人力资源处处长李国飞、计算中心董事长刘彤、北科控股董事长侯同晓介绍了各自领域工作情况,并提出与协同院的合作意向。

邵锦文表示,协同院在研发方向布局、科研团队组建、与高校的协同方式、学生培养、国际合作、区域协同、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探索举措和成功经验,以及整体运行的体制机制创新上,都值得北科院深入学习、予以借鉴;希望今后双方细化对接、协同联动,在多个方面加强合作。

王茤祥表示,北科院作为市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承担着重要职能、院属单位类型丰富,愿意组织发动协同院的优质资源同北科院对接并深入合作:欢迎北科院推荐有转化潜力的成果给协同院,联合进行转化、产业化;双方可在多个领域优势互补,组织团队联合开展研发活动,并充分共享科研条件平台;区域合作方面,希望与北科院共建产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成果在当地转化落地;希望双方在雄安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实现面向城市建设、运行、管理场景需求的技术集成。

伍建民对协同院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中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探索构建的“三元耦合”发展模式表示赞赏和钦佩,希望与协同院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科技资源共享利用方面,双方组织细化对接,深入研讨协商可共享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拓展科技应用场景方面,可依托北科院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现有合作平台,拓展协同院技术成果的应用场景,为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公共安全、重大基础设施运行与风险防控、城市应急处置与监测预警等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方面,建议双方共同谋划围绕新能源、分析测试等领域联合发起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承接科技任务方面,双方结合各自优势,积极申报承接国家和北京市的科技计划;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双方探索开展科研人员的兼职、兼聘、双聘、研修等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学习借鉴协同院在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型企业投融资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并与协同院联合开展京津冀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方面,希望依托协同院在海外的联系网络,丰富和拓展北科院的国际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合作工作机制方面,建立完善日常沟通联络、高效协同联动的对接机制。

院办公室、科研处、科技成果转化处、高新技术发展处、人力资源处、国有资产处、计算中心、北科控股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高新技术发展处/文 科学传播中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