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先进典型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优秀个人——邓平晔
发布时间:2019-07-29 00:39

本人自2004年清华大学核材料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工作至今,扎根科研一线,继承和发扬理化中心优良传统,在北科院“检测分析与测试平台”上勤勉工作,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工作初期,纳米科技作为热点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广受重视,而中心物理检测室作为首都曾经知名的科技条件支撑平台主体却因资源老旧,面临危机。2006年北京市财政支持能力建设,我担当起建设新电镜平台的任务,于是在理化实验楼二楼出现了北京第四台S4800冷场扫描电镜。起初,仅我一个人能完全独立操作电镜,未来还不明朗,所以心中一直不安,直到在200612月底的一天,为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工作到约晚上9点后,才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随着日后高质量图片的传播,我们得到了广泛认可。平台为北航、北科大、621306,等高校和院所的50多个课题组长期提供材料分析和表征技术服务,各类样品涉及材料、物理、化学、机械、环境、矿冶、生物、医疗卫生等学科和行业。

有了S4800电镜平台的经验,2009购置安装D8X-射线衍射仪,2012年安装FEI-Tecnai 3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2016年安装Quanta 650 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基于材料微观结构基础表征的平台全面建成。虽然工作重心在材料微观结构表征方面,但也同时兼顾了热分析、孔性能分析、粒度分析的发展。在高质量和高效率为指导思想的品牌建设过程中,热分析实验室已经成为地区内知名实验室,孔分析实验室也在北京和周边地区承担大量科研检测技术服务工作。本人带领的部门实现了理化中心“设施完备,队伍精良,特色突出,地区领先”的战略目标,科技检测技术服务收入在2012年实现420万元、2014年达到520万,2016年升至662万元,2018年突破830万元,每两年度增幅的平均值为25.5%

作为部门管理者,以身作则、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从质量、强度、高度等方面把分析测试工作做好。曾为北大口腔医院老师拍出一张透射电镜图片,其效果好到被认为是用球差电镜做的;能够在电镜前一坐3个小时不离开,早晨或夜晚工作外时间加班,节假日加班都习以为常;分析检测技术服务工作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重要科研团队给以倾斜。分析测试是科研关键环节之一,数据真实有效,分析工作就有价值。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硼含量测定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高分子中硼化物含量是材料是否能够服役的关键指标,精确测量非常必要。我们通过统计取样,精密测量,缓速保护处理,目标产物分析等多个步骤,和多次重复,掌握了精确定量分析硼化物的方法,解决了企业难题。

加班加点,充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需要高水平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合格和业务能力过硬的人才群体,就成为一项长期工作。既“入其内”,就是经常讨论科研检测技术问题,加强技术能力和科研业务水平;也“出其外”,就是让大家跳出分析检测和日常科研思维,从人文艺术角度来丰富工作。“入其内”以提高水平保持品牌和生机,“出其外”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日常工作。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统一和增强。科研仪器共享赢得了北京地区高度认可。我们积极展开外部合作和交流,为四川中心培训人才;连续多年为北京理工大学分析课程提供支持;分别在热分析和孔分析方面和德国耐驰公,美国麦克默瑞提克建立共建实验室。因在部门管理方面的业绩,本人于2014年和2016年被评为单位优秀中层员工。

多方面开展科研工作,特别是运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北京雾霾中碳颗粒结构特征,推断出大气中碳颗粒存在分化和积累过程,此过程使碳颗粒形成团簇状或网络状,从而导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结果,研究结果发表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上。2008年以来,发表SCI论文7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担任中国电镜学会第十届理事,北京电镜学会秘书长,以及BCEIA微观结构科学仪器评议专家组成员。

正在从骨干和中坚向更高层次迈进,将继续踏实工作,争当分析检测科研排头兵,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