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
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简介
发布时间:2022-06-15 15:10

一、实验室简介

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职业安全健康重点实验室为基础,联合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而成立的国内第一家职业安全健康领域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11年4月由北京市科委认定并授牌。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著名专家刘铁民研究员,副主任是张统一院士,实验室主任由职业卫生领域资深研究管理专家唐仕川研究员担任。

说明: E:\2017以后\张元宝交接\实验室宣传资料\IMG_1628.JPG说明: E:\2017以后\张元宝交接\实验室宣传资料\IMG_1731.JPG

图1 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揭牌

重点实验室一直从事职业安全健康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注重成果转化。实验室重点围绕尘毒、物理因素等职业相关有害因素的识别检测与风险评价、工程控制、个体防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超细颗粒物(工程纳米材料、纳米颗粒)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若干检测、评价标准及规范,在该领域内处于国内较领先地位。

重点实验室本着“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合作精神,积极发挥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优势,集合国内外优秀职业安全健康专家力量,共同打造跨专业领域、跨单位、跨地域的多学科合作创新平台,合力推动建设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一流实验室。

二、实验室主任

唐仕川,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呼吸防护专业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

说明: 图2 唐仕川主任代表著作


图2 唐仕川主任代表著作

主要从事新型职业危害-纳米颗粒的检测、评价及工程防护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首都公共卫生重点攻关项目等科研任务20余项,曾获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4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制修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地方标准8项,授权专利15项;2019年度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2017年度,曾成功组织、策划并主办了“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并多次与法国国家工业环境与风险研究院、美国华盛顿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韩国职业安全健康局等国际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与人员互访合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实验室坚持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行动需求,持续关注创新领域和新兴行业职业健康科技需求,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确定为:

1.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研究:包括职业卫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职业卫生标准制(修)定、职业暴露风险评估与人群健康影响研究等。

2. 职业危害防控与卫生工程研究:包括个体防护技术与装备研究、防护标准制(修)定、卫生工程控制技术研究、卫生工程设计咨询、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等。

3. 物理因素与工效学研究:包括高温、噪声、振动与电磁辐射等物理性职业危害和职业工效学因素检测、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以及防护标准的制(修)定。

四、承担/参与的省部级以上项目

1.科技部计划项目

《消费品中纳米颗粒的健康效应研究》,2011-2015;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评估及职业中毒等重要职业病防治研究》2014-2016;

《职业有害因素检测评估及职业中毒等重要职业病防治研究》,2014-2017;

《典型有害作业防治及游乐设施检测技术装备研究与工程示范》,2015-2017;

《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与装备研发》,2016-2019;

《建筑室内材料和物品VOCs、SVOCs污染源散发机理及控制技术》,2016-2021;

《家具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NQI 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2016-202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职业接触铬盐对体内多元素影响及机制研究》,2010-2013;

《聚丙烯酸甲酯/非晶体氧化硅纳米颗粒对大鼠肺脏/胸膜的急性与亚急性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2012-2015;

《大气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过程及其健康影响》,2012-2016.;

《基于分子暴露组学的铬致癌早期效应研究》,2012-2016;

《城市道路空气超细颗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2013-2015;

《芬顿法降解有机废气过程中粒子催化-传质耦合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6-2019;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铬酸盐所致遗传损伤的机制研究》,2016-2019;

《大气颗粒物(PM2.5)及有效组分对大鼠遗传物质损伤及修复的影响》,2018-2020;

《微纳塑料的分离表征及毒性效应研究》,2018-2021;

《基于联合组学技术的铬酸盐职业接触致呼吸系统损伤及修复机制研究》,2019-2022。

3.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免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2021。

五、研究进展

实验室紧抓自身优势,护航经济发展,对外开展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服务,服务对象涵盖能源、新技术、行政等企事业单位。实验室聚焦超细颗粒物等新型职业危害的研究与防控问题,系统地研究相关因素产生的健康效应及其机理,形成囊括检测方法、评价手段、防控技术、防护产品和专业科普著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据不完全统计,重点实验室(2012-2021)发表论文229篇(SCI/EI 107篇,中文核心116篇),专著35部,技术服务29项,专利15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10项),软件著作权2项,标准48项(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25项),获奖10项,部分近期工作进展简述如下。

进展1:超细颗粒物暴露检测、风险评估

揭示纳米碳酸钙生产厂、氧化铝生产厂、高炉与金属冶炼厂、3D打印场所等典型工作场所以及大气污染时环境中细及超细颗粒物的暴露特征和分布规律,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超细颗粒、细颗粒测定方法》国家标准(GBZ/T 192.6-2018);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研发气溶胶颗粒物稀释系统及颗粒物计数装置(专利号:2021110112997),制定了新兴污染物的采样及标准分析方法(专利号:2021103053509),研发出满足职业卫生个体采样PC-TWA/STEL等要求的专用仪器和采样媒介;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提出《纳米技术 工程纳米材料的职业风险管理第2部分:控制分级方法应用》(GB/T 38091.2-2019)标准,支撑纳米颗粒物职业危害防控。

进展2:超细颗粒健康效应研究

一是通过毒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理化特征的碳纳米材料生物特性不同;不同途径暴露的多壁碳纳米管在体内的转运吸收分布不同;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致基因突变和DNA损伤的能力,其经口毒性具有年龄易感性,幼年鼠比成年鼠更易受到健康损害;二是通过职业现场研究发现,工人暴露二氧化钛后可引起肺功能和心血管系统损伤。三是创新建立了人体上呼吸道与嗅球区颗粒物暴露沉积的评估方法,实现了定量评估气溶胶颗粒物的健康风险,同时开发出简便高效的细颗粒物呼吸道暴露剂量估算与风险评估软件(软件著作权证:2021SR1773659),可应用于颗粒物经“嗅球-脑”通路暴露致健康危害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四是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将人体肠道菌群稳态作为工程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效应指标,相关方法学研究成果发表在Materials Today Bio 杂志上。

说明: 图片3 颗粒物检测与风险评估相关研究

图3 颗粒物呼吸道沉积方法学研究

进展3: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设备与过滤防护产品

面对新冠疫情,实验室基于前期在气溶胶颗粒物研究方向上的长期积累,成功申报并获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项目“免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快速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着力研发生物气溶胶采集与微流控检测一体化装备,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同时,为满足职业病危害防控和防疫需求,研发了呼吸追随关键技术,研制出体积小、重量轻、续航时间长、智能感知的呼吸追随型防尘口罩以及多功能过滤元件,正进行市场推广应用。

说明: 5d8f7166f12d772c06323693be18d2b

图4 病毒气溶胶高效收集与快速检测技术装备研发

六、团队建设

重点实验室共有研究人员55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49人(博士15人),高级职称科研人员37名,中级职称科研人员16名。经过较长时间的科研积累和优良的学术传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人员队伍,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是实验室的主要科研力量。


>>>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与立项材料

联系人:周兴藩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55号

邮编:100054

电话:010-63523877;18500350697

电子信箱:osh_keylab@bmil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