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学普及>>科普动态
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北科院专场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9-22 09:17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场主视觉

北科院专场开幕式现场

田文致辞

刘力致辞

伍建民宣布北科院专场活动开幕

伍建民发布北科院科学普及工作十大进展

吴瑞分享科学故事《音乐公路——让汽车唱起歌》

王一心分享科学故事《你和鸟做朋友了吗?》

大兴区德茂学校原创歌曲《麋鹿欢歌》

刘子亮做客北京广播电视台的直播间

科普宣传与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和青少年

朱进、王宝鹏、郭耕向公众进行科普宣讲

高芷婷的小提琴独奏《我爱你中国》

诗朗诵《沿着党的指引勇攀科技高峰》

伍建民、刘子亮参观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的似鸟龙骨骼模型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探访北京天文馆展出的陨石展项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体验鹿角大观VR展

参观北科院智慧养老所展出的营养健康展项

观众在科普互动展示区深度体验科技展项

孩子们在体验科普手工课《化石翻制》

球幕影院观影区

参观科普图书展示

孩子们在文创市集“集章打卡”

参观《麋鹿传奇展》

参观文创产品展示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的“麋鹿大闯关”互动展项亮相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

9月16日至17日,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场(以下简称“北科院专场”)在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举办。活动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全面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卫视承办,北科院9家院属单位,以及北京学校、北京市大兴区德茂学校、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发明协会等共同参与,分为开幕式、科普宣讲、互动展示、科普观影、文创市集、科普研学等六大板块。

一、热情洋溢的开幕式

9月16日上午,开幕式在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举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田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领导刘子亮,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党委书记徐申男,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北京市大兴区德茂学校副校长杜文凤等出席开幕式。北科院相关处室、内设机构、科普场馆、院直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北京广播电视台周颖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学校、大兴区德茂学校、平谷区王辛庄镇等不同学校的80余名学生参加开幕式活动。

田文在致辞中指出,国家自然博物馆更名、揭牌,走上新征程、履行新使命,北京古观象台逐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科学思想国际化传播的新平台,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在研究型博物馆建设方面彰显优势,北科院科普硕果累累;北科院认真落实《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的具体任务,有力推动了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为代表的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受到了广泛赞誉;北科院不断强化科普能力建设,在科普理论创新、科普主体创新、科普内容创新、科普传播创新和科普融合创新上持续发力,逐步形成北科科普品牌。田文表示,市科协将与北科院在科学普及领域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北京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为“科技馆之城”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刘力在致辞中指出,科普作为一项“润物无声”的浩繁工程,覆盖了全社会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成为经开区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力高度赞赏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作为域内单位,充分发挥科研科普优势,服务经开区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所做的工作。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助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让热爱科学、乐于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伍建民宣布活动开幕,与会嘉宾共同启动本次活动。

伍建民宣布北科院专场活动开幕,并发布了自2022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2022年9月)以来,北科院科学普及工作的十大进展,即:

1.北京自然博物馆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并揭牌;

2.北科院主办和协办2023中关村论坛8场平行论坛和相关活动;

3.北科院参加2023年全国科技周活动暨北京科技周;

4.北科院举办2022年和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专场活动;

5.国家自然博物馆推出“生命之美”展览;

6.北京天文馆双筒巡天望远镜开始试运行;

7.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开展“麋鹿还家”主题科普剧进校园活动;

8.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建设“北科院智慧养老与服务技术示范实验中心”;

9.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推出《中国高铁科学绘本》《月背征途》《向太空进发·星球探测系列》等科普图书;

10.北科院科普教育资源助力全国多地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伍建民指出,北科院承担了《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的52项任务,占全部任务数量的46%。着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普场馆服务能力,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化智慧科普,推动科普与科研比翼齐飞,倡导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在开幕式科学故事分享环节,来自北科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吴瑞博士以《音乐公路——让汽车唱起歌》为题,讲述了北京房山108国道西北峪村路段音乐公路建设台前幕后的故事。吴瑞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广大受众解释了“公路唱歌”的原理和国内应用案例。一段视频展示了汽车行驶在音乐公路上,汽车轮胎与公路合奏出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科学普及与爱国情怀结合起来,将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引起了现场观众共鸣。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学生王一心基于多年观鸟经历,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你和鸟做朋友了吗?》的科学故事。王一心以“观察者”的角色,介绍了麋鹿中心及北京市常见的鸟类,及鸟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面对人类城市的不断扩张和鸟类栖息地不断缩小的现状,他提出了“如何才能实现共存”的呼吁。王一心通过举例,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使可持续发展、生态共存的科学环保理念融入对鸟类栖息地保护中。

作为麋鹿中心的共建学校,北京市大兴区德茂学校学生合唱团带来了原创歌曲《麋鹿欢歌》。歌曲讲述了麋鹿中心建立以来将越来越多的麋鹿“迎回家”的故事。孩子们清澈的嗓音配合充满生机的旋律,一张张“麋鹿”的美丽掠影呈现在大家面前,将开幕式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开幕式第二现场“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纪实”栏目直播间,刘子亮介绍了2023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北科院专场活动的各个板块内容,展项特点和活动亮点,北科院院属单位科普实践情况,以及全院在科技资源科普化方面取得的成效。刘子亮指出,北科院未来将继续着力面向“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开展科学普及,培养大家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二、科普名师进行科普宣讲

9月16日下午,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国际天文馆学会理事朱进,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国家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王宝鹏,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员、经开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郭耕等3位科普名师分别带来了《天文漫谈》《恐龙之谜》《生态、生命、生活》主题讲座。

朱进从宏大的宇宙出发,结合人类的日常生活,从科学的角度由浅入深、见微知著,将宇宙星宿的浪漫与传奇娓娓道来,引发了观众们对天文学的好奇心,激发了公众了解天文知识的兴趣。王宝鹏通过多样的化石照片和恐龙复原图做对比,探讨鸟类和兽脚类恐龙的关系,向观众们揭开了恐龙生存、演化和灭绝的谜题,深受孩子们的欢迎。郭耕从“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在动物保护工作中的日常经历,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向观众讲述如何实现“三生共存”,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来自北京发明协会的高芷婷用一支碳纤维小提琴,深情独奏了《我爱你中国》,悠扬熟悉的旋律点燃了大家的爱国热情,现场时不时传来跟唱和合唱。

中国科学院科苑艺术团和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王渭、张岩、李廷启、孟令蝶、韩博、张颖等为公众联袂献上一首诗朗诵《沿着党的指引 勇攀科技高峰》,表达了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和人民,攻克一座座科学高峰;为了全人类的进步,孜孜不倦追求科学真理的真情实感。

三、丰富多彩的科普互动

科普互动展项在麋鹿中心五环广场展出。国家自然博物馆带来了似鸟龙骨骼模型,“国宝档案”两个展项,让观众了解到似鸟龙骨骼构造、不同阶段大熊猫的骨骼模型,切身感受历史的印记以及国宝成长的魅力。

北京天文馆带来了“天外来客”展项,让参与者亲眼沉浸式体验各种星座闪烁、流星划过夜空、陨石降落时的壮观场景。

北科院科学传播中心展出“思维实验室”,将科学思维与桌面游戏相结合,通过有趣的展项互动,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借用新媒体技术设立“鹿角大观VR展”,观众可以通过VR亲自给麋鹿安上合适的“鹿角”,并观察鹿角在不同各个周期的不同形态。此外,麋鹿中心还举办麋鹿栖息地评价研学课,让青少年参与者能身临其境地与麋鹿和栖息地产生联系,领略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麋鹿保护事业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科学精神,激发人们保护麋鹿的意识。

北科院智慧养老研究所将目光集中在热门话题“智慧养老”方面,设置了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供年长人士体验,并通过物联技术将监测机器和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全面保障独居老人的安全,为他们带来安全、舒适的养老体验。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有限公司将关注点放在“亚健康”上,举办了“营养健康宣教与亚健康预警”专栏,从营养学的多种角度阐释“亚健康”带给人体的潜在危害,唤醒参与者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意识。

北科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带来了“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科学实验,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将科普融入日常生活,培养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的意识。

北科院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带来了科技前沿的智能图像识别技术,以及用脑机接口“意念”控制行为,在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直接的通信渠道,带领观众领略人机交互的魅力。

四、妙趣横生的科普研学

北科院专场还为青少年设置了可以亲身体验并参与的手工研学课程。其中,化石翻制手工课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专家授课,主要内容是带领同学们认识化石倒模制作的流程,领略各类化石的魅力,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手绘星空手工课由北京天文馆专家授课,主要以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每个人心目中不一样的星空,培养青少年的创意思维,引导他们爱科学爱天文。

五、形式新颖的球幕影院

北科院专场设立了球幕影院观影区,向公众放映《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的狂骑》、《天上的宫殿》、《黄道十二宫》等科普影片。影片内容涵盖生物、自然、人文、地理、天文学等领域。球幕影院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观影者络绎不绝,这种新颖的科普体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立体生动的科普市集

除此之外,本次专场活动还在麋鹿中心科普栈道和西侧木屋区设置了“科普图书”“文创市集”等两个展示区。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科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单位向广大受众展示了自然、天文、动物等相关文创产品和科普书籍。公众被各类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产品所吸引,工作人员也寓教于乐地通过文创产品介绍相关科普知识。

北科院专场首日,伍建民、刘子亮逐一参观了互动展示区、球幕观影区、科普图书区、文创市集区的每个展位,认真听取各单位展示情况介绍。伍建民要求北科院的科研人员和科普人员要怀抱对科学的热爱,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结合起来,多渠道展现科学技术的魅力,传递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同时,他还鼓励参展单位积极与其他机构寻求跨界合作,在内容研发、完善文创产业链、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方面持续作出成效,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北科科普品牌。

北科院有关单位除了参加北科院专场活动以外,还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有关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举办期间,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创新科普互动展项“麋鹿大闯关”在位于首钢园区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主场亮相,获得了广泛关注。国家自然博物馆与北京东城区科协合办2023年度东城区科普日主题活动,举办了“跟着官官认节气”“博物馆体验官”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在北科院专场活动期间,公众参与活跃度高、内容形式多样、社会影响力大,充分展现了北科院丰厚的科普底蕴,得到了广大公众的认可,线下服务受众近8500人,同期开展的《科学第一现场|全国科普日活动》直播,在北京时间、抖音、快手、新浪新闻、优酷、哔哩哔哩、百家号、咪咕视频等网站,以及法治新媒体矩阵微博、快手、视频号、抖音、北京科技报等平台覆盖线上受众将近100万人次。北科院将着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普场馆服务能力,促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深化智慧科普,倡导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传播中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