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院内要闻
北科院主办“第四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18-09-21 16:57

论坛开幕式

北科院院长郭广生致辞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97岁高龄的邬沧萍教授致辞

《全球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创新报告(2018)》发布仪式

9月18~1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国际论坛”开幕。论坛为期两天,来自德国、英国、爱尔兰、西班牙、新西兰、巴西、印度、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和国内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全球积极养老、健康养老和智慧养老创新相关议题作主题发言,400多名养老界人士参加会议。论坛由北科院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怡养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乐活堂养老服务促进中心承办,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协办,智慧养老50人论坛等单位支持。

开幕式由北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立主持。北科院院长郭广生、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姚远、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副会长黄石松、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处长邢永杰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97岁高龄的邬沧萍教授发表致辞,并在开幕式上举行《全球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创新报告(2018)》发布仪式。

郭广生在致辞中指出,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世界各国已将老龄工作纳入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北科院是市政府直属大型多学科科研机构,以服务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为己任,聚焦城市安全与治理、生物医药与健康、城市环境生态与保护、科技创新智库、科学普及与传播、高精尖技术“六大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研究,努力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科技服务。老年服务科学与创新是北科院六大领域中的重点支持方向。近年来,北科院面向老龄服务科学前沿、面向北京发展战略需求、面向老龄社会现实需要,持续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与服务科学和技术互融发展,打造了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平台,建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团和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承担了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的重大项目,部分科研成果已在北京主要城区街道和社区试点示范,形成了覆盖老龄服务创新链、产业链的“北科养老”品牌体系。老年服务科学和创新国际论坛,是北京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已连续举办四届,对国内外老龄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期望通过老年服务科学的高端学术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创新伙伴的联系,扩大交流,深化合作,立足北京,面向中国,辐射全球,努力在老有所养有关的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人类老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李红兵分享了感触很深的三件事:一是双脚截肢的夏博宇穿着假肢登顶珠峰,凸显出科技对于人生改变的作用;二是养老大数据生成后面临着专业通用相结合的痛点,以及政府数据和市场数据衔接的障碍;三是科学技术对于当前的机构改革可能发挥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姚远指出,强化养老的理论构建、强化体系完善、强化本土化研究是推动养老服务成为科学、成为发展创新支点的关键所在。同时,养老服务研究已从人口学、社会学扩展到心理学、医学、互联网、大数据等多学科,我国的养老服务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黄石松提出,老年服务并非低端的人口密集型产业,而是一个正在融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科学领域。国际论坛始终坚持将科学与创新跟产业化运作结合起来,对于推动养老服务业具有重要作用。

邢永杰指出,现在很多做养老的都是从别的行业转过来,养老领域的研究总体上比较薄弱,养老体系不够完善。为解决这个问题,科委正在筹建“北京老龄科技创新平台”,平台的远期目标是打造一个能将基础科研和产业化工作有机衔接的、养老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总体的生态体系。

我国人口学、老年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97岁高龄的邬沧萍教授受邀出席开幕式和《全球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创新报告(2018)》发布仪式,报告由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韩国、印度、德国、新西兰、荷兰、爱尔兰、西班牙、英国和巴西的多名学者及其合作者贡献的21篇报告组成。邬沧萍指出,人类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认知经历了从悲观到积极的转变,“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提出,带给人类很大的信心: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做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控制,人的衰老可以延缓,失能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特别是面对生命科学和老龄科学的发展,所有人应该乐观地面对老龄社会。

为期两天的论坛共分为八个板块,涉及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的科技与服务创新;老年认知及非药物辅疗技术;适老化改造政策、标准与技术;养老政策与制度变革等方面。论坛的召开,有效促进了业内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协同创新,推进了养老服务深度、广泛合作。

在“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创新理论与实践”方面,国外学者提出“智慧银城”、人类激励新理论等创新概念,并介绍了智慧养老的最新领域,如服务机器人系统、数字化辅助学习、无人驾驶汽车、患者自述式体验测量系统、集成为老服务模式、养老互联生活护理服务框架等,普遍指出科技、产品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要环节。国内学者与从业者介绍了平安智慧城市、医养结合中慢病管理和分级诊疗的人工智能应用、在线健康社区、智能化全覆盖照料社区服务、高校参与的社区整合服务等创新实践。

在“老年认知及非药物辅疗技术”方面,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学者介绍了当前老年认知症的筛查与诊断方式,以及芳香心灵呵护、友善营养环境、体适能训练干预、体智能运动课程、45后生涯设计方案等辅疗技术在老年身心健康、认知干预和临终关怀方面的应用情况,核心观点是在老年人的活跃期、虚弱期就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体智能训练,延缓失智和失能状况的发生。

在“适老化改造政策、标准与技术”方面,国内学者及专家从我国适老化改造政策与标准、适老化空间设计、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智能化适老功能家具、为老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等方面介绍了适老化改造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实践,聚焦于“功能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空间设计对于服务的支持方面。

在“养老政策与制度变革”方面,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介绍了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新养老政策与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障政策、长期护理保险、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政策、“医养结合”政策,以及“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等方面。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两场圆桌会议,一是北京市自然基金委组织的“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全球创新网络圆桌会议”,二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处组织的“北京老龄科技创新平台圆桌会议”。在“积极、健康与智慧养老全球创新网络圆桌会议”上,国内外专家指出,利用创新网络技术实现养老的智慧化管理和运行,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链条化发展,加快社会资源的整合,发展银龄经济,缓解我国老龄化压力的必然选择,并提出未来智慧健康养老应重点关注的四项前沿问题:老年人慢病智能管理;养老护理人员在线教育培训;适老化辅具的精准开发与适老化改造的标准制定;建立国际老龄交流网络平台。“北京老龄科技创新平台圆桌会议”上,十余位中国台湾和大陆养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就老龄科技创新需要重点支持的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居民急需的产品及服务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科委应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建立科技支撑与发展保障大数据平台;“医养结合”相关技术的研发;认知症的药物治疗与非药物辅疗干预技术以及加强对老年人、照护者的养老科技产品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

(宗世法 邢新主/文 怡养科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