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院内要闻
在我国发现最原始的滑翔哺乳动物化石——自然博物馆举办成果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7-08-14 17:05

郭广生院长发言

自然馆孟馆长介绍科研成果

美国芝加哥大学罗哲西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周忠和院士致辞

嘉宾欣赏化石

810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恐龙公园展厅举办了中生代早期哺乳动物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哲西,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地质大学教授季强,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等国内外知名古生物专家以及相关学术研究人员,现场观察了新发现的化石标本。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出席并讲话。

810日凌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分别以《侏罗纪新的滑翔哺乳动物》和《侏罗纪生态系统中哺乳动物中耳和捕食适应进化的新证据》为题,用两篇连载文章在线发表了一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在我国辽宁省建昌县和河北省青龙县距今约1.6亿年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两种最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哺乳型动物化石。这两篇对侏罗纪哺乳动物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论文,由北京自然博物馆孟庆金研究员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罗哲西教授领导的中外研究团队合作完成。新发现的化石标本收藏在北京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文章的主要作者孟庆金馆长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的滑翔动物属于哺乳型动物基干支系,也是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类群,它们均为哺乳动物演化树的早期分化绝灭支系——贼兽类的新属种,分别被命名为似叉骨祖翼兽和双钵翔齿兽。这是所有哺乳动物漫长演化历程中最为原始的滑翔动物,比远古翔兽系统位置更原始,比现代哺乳动物中最早的滑翔类型化石要早一亿一千万年。新发现为研究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罗哲西和周忠和分别致辞,祝贺此次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果,并阐述了博物馆收藏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郭广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自然馆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国际交流合作,并祝贺由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大学和河北地质大学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被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他指出,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提出的“四个中心”,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自然博物馆作为连接文化、科技中心的重要载体,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通过科学研究带动科学普及,扩大科普服务的能力。

新发现的滑翔动物,仅仅是近年来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早期哺乳动物起源与分异演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此前还发现了最早爬树的、最早地穴式生活的侏罗纪哺乳动物,成果多次在《自然》和《科学》期刊发表。今后,自然博物馆将继续加强古生物化石收藏,开展更广泛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争取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公益文化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院对外合作处相关人员参加了成果发布会,并与外国专家交流。 

(张一涵/文 吴亦凡 齐轩/摄)